关于思维方式的一次碎碎念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关于思维的事。

做的事情多了,越来越感觉到细节之中蕴藏着宇宙。工作中偶尔需要使用一些看似浅显的手段,在调研时都能发现系统的方法论(向伟大的前人致敬)。这当然是个好事,如果能掌握实现中的每个细节和原理,在交流现有方案时就是无懈可击的;这也是很大的挑战,我现在做事还有太多想当然,每个想当然可能都意味着失败,我需要训练自己去掌握对细节的敏感/直觉,我以为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

巧的是前不久部门里的9做了一次分享,分享的内容叫做“结构化思维”,分享只有15分钟,没有很深入,但足够介绍这个概念。那之后我也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近期实在有点忙,等晋升完和手头这本书看完,是有打算系统训练一下的),只是我的瞎想又有了一些新的素材。大佬的结构化思维展现为树状且可能是深度遍历的思考方式和输出方式,以我的理解来举个例子,3W1H(Why,What,Where,How,也有5W1H分析法)是结构化很强的分析方式,在处理需求和输出方案时能给自己和别人清晰地指导。我瞎想的结构化思维最终应该是网状的结构,效果应该是除了上述的思考方式外思维中万物有联系,为了区分,我就管我胡诌的这个思维方式叫网状思考,再举个例子,如计算机语言为什么由01组成?从能力上看01能够描述足够多的信息(参考摩斯电码和布莱叶盲文),从实现上看计算机按组成可拆解到加法器,而加法器的实现又可以关系到电路,电路的开闭正可以对应01,电路的设计离不开逻辑运算和电流(实际上逻辑运算中有先贤对哲学的探索故事),电流又涉及电解和原子结构…。这中间可能有没考虑到或者偏颇的内容,但重点是这个过程将计算机的实现和物理、数学、化学乃至政治、历史关联在了一起,这是将多个不同领域的结构化的树进行了关联。

话接前文我觉得对于掌握事物的所有细节困难且需要大量实践的积累,而网状思考的思维应该是能有效减少这个实践需求量的。这里的“有效”我觉得有两个内涵,一是针对“直觉”的训练有了系统的方法论指导,这个方法论就是结构化思维,使对细节的掌握不是胡乱的枚举,而是成体系的梳理;二是对事物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思维的每个点都可能和其他点之间有着联系,记忆和逻辑推理合理且自然。

说到这我产生了一个臆测,部分基础学科中似乎常有泰斗无法接受新兴观点的事情,比如玻尔的原子模型就不被爱因斯坦接受,甚至有这么一句玩笑话“不是新的观点被接受,而是反对的人逐渐都去世了”,可能这些“老学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新的理论,而是其思维体系/网络过于强健且“合理”,以至于新理论可能让其一辈子构建的体系崩塌,因此但凡新理论有一点瑕疵,那么都是难以接受的。而学院的年轻人,可能知识尚未构成自洽的网络,新的理论看起来有希望拨开传统中尚不能解释的雾霾,这便是值得尝试的。

以上目前也还只是我的又一次瞎想,从这乱七八糟的行文也可以看出来我也并没有什么体系的思维,但据切实学习过结构化思维方式的师兄介绍,至少这部分内容是较有价值的思维工具,等真的进行部分了解了,我再回头看看这篇博客是不是又在放屁吧hhh。